有位朋友进入外贸行业才一年多,非常上进,成长很快。
他销售的产品是低价材料。以下是他今天早上发给我的月度销售情况。
他进这家公司第5个月,月业绩达到100万,第7个月,月业绩达到130万。但他的目标是200万。
他曾说,自己没有成就感。他曾觉得,这些业绩都是通过公司平台获得,是领导们指导他,同事们配合他,才得到的结果。
他想独立去开发业务,通过领英与谷歌去开发,虽然有效果,但却难很多。
看到他的困惑,我当时却为他感到高兴。
大家可能有疑问,我为什么还替他高兴呢?
请和我一起往下探索这个问题!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,讲述了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,分依赖期,独立期、互赖期。
依赖期(Dependence)以“你”为核心——你照顾我;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。
独立期(Independence)以“我”为核心————我可以做到;我可以负责,我可以靠自己,我有权选择。
互赖期(Interdependence)以“我们”为核心————我们可以做到;我们合作;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,共创前程。
依赖期的人,靠别人来实现愿望,独立期的人,单枪匹马打天下。互赖期的人,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愿望!
不得不说,我们很多外贸朋友还处在独立期。包括我自己,直到35岁左右,才意识到互赖期的重要性。
年轻时候,我做SOHO,做业务员。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搞定。老板插手也好,其他同事来插手也好,我都有点排斥。
我当时觉得,业务就该这么干才比较好。如果公司的一些政策,对我开展业务有阻碍,我还会产生抱怨。
同时,我更想将客户或者业务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上,不想让别人染指。
记得有一次,客户来看样品。会议室里面,除了客户,我,还有老板、工程师以及其他的同事。
会议刚开始,我更多的是让自己唱主角,并没有考虑让老板、工程师或者其他同事参与进来。
客户需要一个配件,我答应说好,请他稍等。我准备撂下客户去仓库。
老板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,但看到我要离开去仓库。他叫住了我。“Cherry,这周围都是你可以使唤的人”。
我一下反映过来了。
我请另外一位在场同事,帮我去拿配件。同时,我也邀请工程师,帮我解答相关的产品技术问题。
接下来,我让出了自己的主角位置,让老板与客户交流,我在旁边做记录与翻译。
那场会议,我感觉到了以前从未体会过的轻松。我感受到了与人协作带来的效率,能对我的业务工作,所起到的巨大作用。
后来,在我的业务开展工作中,我也尽量去争取并提高我的这种能力,包括从公司平台获取各种资源,从外部获取各种市场信息。
遇到问题,我会多向领导、同事们请教,请他们帮忙。在我面临客户问题时,我会从他们那里,获得灵感和谈判的底气。
在业务出现阻碍时,我会尽我所能,去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我所用,帮助我提高效率,达到我想要的结果。
“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长”。
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,并不是孤立的,需要与外界协作,去完成我们的目标与任务。
上面这位朋友,这么年轻就已经懂得互赖期的重要性,懂得群策群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,创造出好的业绩。
所以,我的确为他感到高兴。
在看文章的你,是否也曾和我一样,或者正在经历单枪匹马,把自己累得够呛,想接大单,却力不从心?
我们如何去获取资源,如何让自己早日进入互赖期呢?
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个案例,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!
猫姐,我最近谈了一个客户,规模中等,谈了将近三个月。
客户合作意愿挺大的。我也提前做了比较好的服务咨询。现在 PO也做了。
客户要求我们先发样品确认,再付定金。老板却让我先要定金,再发样品,目的是好锁住客户。
我掌握的情况,是客户也没别的选择,我们是最合适的,无论成本还是质量。订单是完全敲定下来了的。
但老板怕样品不合适,客户会直接找别人做,所以要先定金。这样,客户只能和我们谈论样品修改的问题,不可能再去找别人。
我不太同意这种做法。我觉得,老板这样做,一下子把我之前做好的服务形象,直接打脸了。
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,客户也不傻,不见样品就打款,还是头一次合作。反正我自己不会这样做。这样做,只会让客户觉得供应商心眼太多,不好合作。
如果老板不放心,我们可以要求快递费和样品费。
我觉得经营的目的,是建立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基础上。客户在自由的情况下,才选择我们,才能说明我们有足够的竞争力。
还有,老板自己开发的一个客户,质量不高,但他给那个客户什么要求都答应。我提示她是个质量不高的客户了,可他还是特别宠着。
他对客户没有打分标准,我感觉。
客户好说话就可着劲,吸客户的血,不好说话的,就跟伺候爷爷是的。
猫姐,你觉得,我要不要按老板说的做?
这个问题,我觉得,是你和老板立场不同,导致看法意见不同。
在这个客户问题上,你们的终极目标一致,但你们考虑的范围有很大差别。
你觉得经营的目的,是解决客户问题,提高企业竞争力,目的是拿单创业绩。
但老板认为,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,而解决客户问题,拿单、降低成本、控制风险等,只是达到盈利的手段。
你觉得先提供样品再拿单,客户的信任度更高,但老板考虑的是,先拿到定金,这个订单就万无一失,样品费也花得值,不会被浪费。
老板的要求的确比较高,但老板做出这样的反映,也是根据你给他的反馈意见来决定的。
你说“订单已经完全敲定下来了的”,所以,他做出了让客户先支付定金的决定。
这就是位置不同,做出的决定和看法不一样。
1,与老板好好沟通;
目前,如果你觉得与老板意见有分歧,建议你与老板好好沟通。
告知老板,这个客户目前的业务状态,如果客户没看到样品,估计定金支付会有困难。
如果老板依然坚持先定金,建议你尽量先与客户沟通试试看。
2,多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:
后期,老板可能也会同意无定金情况下,依然同意快递样品,或者只收样品费。
但一定是要你问过客户的反馈后,他再做决定。
前期他没有参与,后期你让他参与进来了,自然有他的做法。
他想看看客户的反馈,知道客户的诚意到底有多少,来判断这个客户,是否值得免费快递样品。
比如,他自己开发的客户,他自己前期付出了很多努力,也对他的客户有足够了解,所以,他想尽力去争取,给与各种优惠,来回报他自己的付出。
而你觉得,你在这个客户这里付出很多,现在老板不按你的方式来做,你觉得委屈。
但在老板看来,他并没有体会到前期你开发客户的辛苦,没有体会到你前期的努力。
更重要的,他站在局外,对这个客户的信任度还不够,他可以提更多要求。
还有一点,公司对你的信任,还达不到完全放手的地步。
我在公司超过10年,也还没有达到完全信任的地步。但我理解公司,因为我们承担的风险不对等。
3,与客户沟通的邮件建议∶
“我们非常乐意安排快递样品。作为我个人来讲,我觉得您的订单是诚心的,我很乐意安排。
我刚和公司申请了一下,可公司觉得您是新客户,咱们之间的信任基础还不够。
快递费加样品费达到了200多美金。如果可以,能否请您确定订单,将定金支付后,我们安排免费快递?
我相信,在我们合作后,双方有了信任基础,我们公司一定很乐意给您免费及时安排样品。非常感谢您的理解!”
4,在老板面前讲好故事:
在接下来的沟通中,你作为中间桥梁,需要更多把客户意见反馈给老板,让他参与进来,让他增加对客户的信任。他可能会慢慢理解和接受。
你在向老板反映客户问题时,建议多说,“我同客户讲,我们老板怎么说,或者我们老板怎么支持客户”。
你得捧着老板。
在沟通中,你要让老板觉得,他在客户面前有存在感,让他体会到,客户重视他这个老板和公司,他可能会开始和你一边站。
但这个说辞,实际如何与客户说,你得自己去把握。但你得学会在老板面前讲好故事。
我们只有多站在领导角度想,抓住领导心理,才能争取到更多资源。
这位朋友赞成客户沟通一点,但并不赞成与老板这样的沟通做法。
所以,我们之间又有了以下对话:
Q:单子是给他赚钱的,我管那些,爱做不做。我天天拿底薪也开心.
A:你这么辛苦,目的是干什么?还不是拿单拿提成,咱们可不能因为中间一个环节,就让自己前期的心血白费。
Q:我就是不满意这样的客户评价体系,毫无逻辑,不客观,不公正。
A:前面说的,通过沟通拿资源。
Q:可别了,给我好多资源,另一个业务员都不高兴了,然后现在关系很生硬。
A:因为你有能力,当领导的就该把资源放到能发挥最大效益的人和事上面。这是做领导的能力和职责。
Q:可我很不爽啊。一共就两个业务员,人家不搭理我,说话的人都没有。我是想体验那种拿大单的过程,然后总结经验,将来自己可以用上。
A:拿大单可以,但大单都需要资源支撑,比如价格,技术,人员配合,生产交期等。
没有高层支持,如果你学不会与高层沟通,资源不配合,你大单很难拿下。
Q:这不再跟老板较量吗?我们公司结构简单,小地方业务人员稀缺,不敢怎么着我。
A:较量干么。你得把老板当做你拿单的资源,并紧盯目标,这才是将来拿大单的方法之一。
Q:就是跟她好好说话啊,像你说的好好伺候着,都是大爷,就我是小怂包,
A:不用这么想,咱们做业务的人都不容易。
Q:把我定义成小怂包,咱不觉得委屈,要不然特别emo
A:很抱歉,猫姐说教了。
Q:没关系,兼听则明。
A:这种委屈,我们很多外贸人都有,但看我们如何去理解,以什么心态去对待。
心都是委屈撑大的。你变强大了,才是你自己的收获。他们只会成为你的跳板而已。
咱们工作都得从结果倒推。你想得到什么,中间有什么阻碍到目标,我们就想办法去解决它。
Q:嗯,目标管理法,哈哈
Q:你解决问题的能力,才能决定你未来的高度和路的长远。这是别人抢不走、也拿不走的东西。
Q:嗯,好。
Q:我觉得,我要锻炼的还是心境。现在我觉得不爽的,将来也是我的员工属下觉得不爽的。未来,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心里。
A:是的,就是心境和心态。你的悟性很高。
Q:俺做过老板的,就是太年轻,懂得少。要不呢,我就在这养老了,可我还是喜欢做梦。
外贸高手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。
但要想成为这样的高手,需要具备两种能力,一是自身具有的知识和技巧,二是通过沟通协作获取资源的能力。
第一种能力,大部分业务员具有,但第二种能力,很多业务员却没有。偏偏第二种能力,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企业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平台,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。我们辛苦撒下种子,只为开花结果,成长为参天大树。
我们与企业相互依存,相互见证。
优秀的打工人,都在割公司的韭菜,都在借助平台发展自己。